医德
生活  做人
 阅读数量:
...

语音条一: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不仅各种医疗事故层出不穷,没钱治病最后被迫放弃治疗的人也有很多,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多少都会跟医院医生打交道,所以今天想和大家来聊一聊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

语音条二:

大家好,我们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已经很难把“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这样的赞美之词和医生联系在一起了,且不说各种医疗事故层出不穷,没钱治病最后被迫放弃治疗,也是司空见惯。很多原本善良的医生也被变得越来越冷漠和唯利是图,以及身不由己。今天就给大家讲医生的故事。

语音条三:

朋友们好啊!今天忙吗?今天要和您分享的小故事呢:是有关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德的问题。在古代名医中,第一个要提及的人就是华佗了。他被称为千古神医。不但有高明的医术,还有高尚的医德~而我们当今的社会,能不顾名利,一心给人民造福的医生,您觉得多不多呢?下面就请您放松心情,听听这个故事,希望您会喜欢哦。

 

以前在吉林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医术很高明,许多医院治不好的病人,都会去他那里求诊,病人家属必须提前很长时间挂号才能看病。这个医生知道来的病人几乎都是重症病患,在别的地方都治不好病,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趁人之危,收费特别的贵。患者取药付款时,常有因为钱没带够而没办法拿药的场面,也有很多家境贫困的病人负担不起,就恳求医生,想先缴一部份费用,多余的费用日后再补上,可是这位医生不但没有丝毫同情,还对病人冷嘲热讽说道:没钱也敢来看病吗?他的妻子更加过分,会当着大家的面直接把药倒进垃圾桶,说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

这件事很快传开,人们都说这种缺德的医生将来一定没有好下场。果不其然,他们几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不仅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家里曾经投资建的工厂也开始衰败,负债累累,他妻子又染上了赌博,在短短的几年中耗尽了亿万的财产。后来由于工厂的发票问题,违反了票据法,最后琅珰入狱。

老人都说,人的福分是德换来的,没有了德,什么钱啊福分啊都没了。这位医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医者能够以救人为己任,善待他人,也是为自己积攒福德。

中国古代出现的很多大医学家,如孙思邈,华佗,李时珍,扁鹊等可以说个个都是医生的楷模,他们在给病人看病时施行仁术,把所有的病人都当做自己的至亲好友,关心、体贴,全力救治,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恪守着济世救人的道德准则。

明代著名儿科医生万全,有一个冤家叫胡元溪,有一次这个胡元溪四岁的儿子咳嗽、吐血,遍访名医,百治不愈。没办法,只好来求万全。万全不记宿怨,马上为孩子治病。经过诊断之后,告诉胡元溪说你按我抓的药去喝,一个月孩子的病就能好。孩子服药五剂后,咳嗽减了七分,口鼻不再留血。但胡元溪却嫌孩子病好得太慢,总是怀疑万全是不是因为跟自己有过节,不好好给自己的孩子看病,就请了另外一个人-----万绍来给儿子治。

按理说呢,万全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撒手不管的。但他为了孩子好,就去看了万绍用的药方,万全认为药不对症,服了对孩子有危险。但万绍并不听他的,反而辩解说这是他的秘方,万全是因为妒忌他才说药不对症的。

万全只好作罢,临走前,他再次来看孩子,不放心的告诉他“少吃点儿这药”。

果然不出所料,孩子刚服用一点,咳嗽就再次发作,呼吸急促,又开始吐血。眼看着就要有生命危险。胡元溪的妻子悲愤不已,责骂丈夫。胡元溪看到儿子的病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只好又硬着头皮再次来请万全。万全并不记较,赶快来帮忙救治,结果只花了十七天的时间,孩子就痊愈了。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内心深受感动。这样的高德医生,在今天的社会里就如同冰山一角。很多医生忘记了济世救人的初心,只着眼于金钱和利益,而看病的人们没有钱就寸步难行,这种例子不在少数。不少公立医院形成了要红包的风气,红包包少了还不行,没钱就不给治,甚至对病人恶语相向,像这样的例子想必您身边就有不少。当然,站在医生的角度着想,也有不少来自患者的不合理的医闹,伤害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善心。这些冲突其实就是人类道德败坏的结果。所以我想说啊,比起救治疾病,救治败坏的人心也许是更加重要也更加紧迫的任务,所以我们看到不少有志于此的人弃医从文,就是这个道理。我是相信人性本善的,恢复包括医德在内的传统道德,启迪人们真诚、善良、宽容的本性,将是未来势在必行的方向。您说是吗,朋友?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欢迎点赞评论和分享。咱们明天再见。

 关键字:医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