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存在银行就安全了吗?
经济与民生  经济
 阅读数量:
...

导语:朋友您好,最近工作和生活还顺利吗?今天和您聊聊人人都关心的话题-----钱。存钱是咱们中国人的惯例,因为很多人对未来没有安全感,特别是疫情后,外企纷纷跑路,本地企业倒闭的也不少,导致整个大陆经济形势不好。老百姓存点钱,也是为了应付生活的不时之需,比如突然遭遇下岗失业、经商失败,家人生病之类。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不少人节衣缩食,会选择将辛苦攒下来的钱存到银行,为了得到那一点微薄的利息。

但是,钱财存进了正正规规的银行,可不是进了什么理财机构,怎么居然有一天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正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了2022年4月河南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的问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储户要维权,准备去讨钱,却发现自己好端端的健康码变红了。最新的消息是当局遭遇了民众大规模的抗议后,在7月中旬出台了垫付方案,所谓的垫付就是政府出面给5万块钱安抚储户,但储户要做出承诺,包括停止维权等。明白的人都知道这是封口费,只是为了平息民怨的缓兵之计,估计90%以上储户的权益最终都无法得到保障。

乡镇银行难取款事件仍未解决,紧接着又新出现了全国各地多个储户投诉银行卡无故被‘冻结’,能往里存钱,但无法取现或转账,监管机构的解释是‘防洗钱’。如果您还认为这些都是个别案例,大城市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未免有些太乐观了。

2022年7月以来,上海天气持续高温,连ATM自动取款机也被市民反映‘中暑’了,多家大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的ATM机被限制存取一体功能,储户无法从自动取款机取款和存钱,只能排队等待人工服务。银行网点的回应是,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钱币传播病毒。另外,近来ATM自动取款机的故障频频,维护不及时,存取款很不方便。在银行内部工作的人员透露,防疫等都是借口,主要是银行的现金流有问题。

现在银行业风险已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引发了信任危机。可能您觉得经济问题很复杂,自己对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的规则也一无所知,怎么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其实并不难,一些金融专家建议人们不要被官方冠冕堂皇的理由所欺骗,多了解一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具备一点逻辑思维能力,能提前预知、防范、规避一些危险。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所谓的金融就是五个字‘花别人的钱’。举个例子,比如你有10万块钱,而我没有钱想借几万块钱买房,可是咱两又不认识也没有信任,你当然不放心把钱借给我,这时银行就出现了。你把钱存在银行能够获取利息,而我可以通过银行贷款,银行成为了存款人和借款人的桥梁,运作的基础是信任。

但是由于贪污腐败,中国的银行长期负债经营,资金不足,放出的贷款很多都收不回来,银行坏账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目前的法律下,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归中共国务院管的,地方政府和会计事务所沆瀣一气是常态。没有公开透明的监管,咱们普通老百姓是无法知道银行内部的真实情况的,只能是从表面上看到官方出台各种高深莫测的政策,只有当我们的财产受到损害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真的是“我们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一所名牌大学商学院的谢教授指出,河南村镇银行的烂账暴露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金融监管的不到位,这并不是偶发事件,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其他省份的银行还没有开始爆发,以后会有更多的银行爆雷事件,对北京的当局来说,问题是非常严峻的。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银行出现丑闻时官方的进度条永远都是‘正在调查中’。因为银行、省政府、监管机构就这么和储户耗着,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演变成一个字“拖”。

朋友,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乱世,如果能够培养一双明辨是非真相的慧眼,或许能避免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千万不要等悲剧发生在身边人身上时,才想起来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那时很可能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我们要警惕官方假大空的说辞,请记得:当局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您可能经常会听说,相关部门已经或正在加强监管,但这些监管措施最终都会失效,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共这个体制决定了,没人能够监督和约束中共自己的行为。说白了体制问题就是党的问题,共产党政权已失去了国民的信任,没有合法性。

咱们中国曾经创造出万邦来朝的辉煌盛世,被尊为“天朝上国”,而现如今却面临着社会道德体系的全面崩溃,贪污腐败,假货泛滥,欺诈成风,人心卑劣,世风急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最基本的信任。

最后给您一点小建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把您的财产分成多种形式,如果您有值得信赖的亲戚朋友在国外,可以在海外投资一点。愿朋友您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希望我们的分享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您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总结一下咱们今天聊的话题,河南村镇银行暴雷事件只是中国银行业风险的冰山一角,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相信官方所谓的正在调查中,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共这个体制决定了,没人能够监督和约束中共自己的行为。感谢您的聆听,祝您有美好的一天。我们下次再见。

 关键字:钱,银行,红码


返回🔙